
时隔五年,再骑上摩托的感觉很复杂。我本来想要充满激情作文,回忆起来却都是碎片,碎片分大小,其中最大的一块是恐惧。
我得承认我衰老了,我害怕了。大猪开着肥仔在前面冲刺,我就只敢尾随,油门不敢全开,每次经过路口,总是有一种粉身碎骨感觉。特别在浦东的黑夜里穿刺,道路不明,灯光不明,对面大灯刺眼。我的瞳孔于是就缩小,装载不了太多得意。停车等红灯,哈雷总是颤,颤到你发抖,寒冷抖,害怕抖。一档40,2档80,883在0-100公里的时速里像匹狼,实际上,我把它开得象条狗。小狗汪汪,排气囔囔。前面肥仔在得瑟,后面的883在哆嗦。抹一把脸,手套还是是十年前的手套,瞬间眼泪和鼻涕混杂,夹杂着太多的过去回忆。
883和xv535其实不太能放在一起比较,日系车开始的一代人,习惯了良好操控和安静的发动机工作。日本四大车厂,各有自己的特性。而我喜欢的
雅马哈,纤细的钢架和充满艺术感的造型,还有过弯道的良好体感。实际上,我觉得雅马哈摩托会更合适我一点,所以,我有过xv250、xv535、xv750、xvs1100。可是,从2012年开始,从钓鱼岛开始,商品天然的带有民族性。我不能天天说抗日,却自己骑个日本车到处招摇说爱国。好吧好吧,来说说哈雷的优点。
哈雷的优点,就是——没有优点。从883来看,弯道很差,刹车很差,轮胎抓地力很差;坐姿腿伸前,胳膊伸前,低于170的身高坐姿会很难受。这种坐姿,合适的是高大西佬高速公路笔直向前。细节地方也不敢恭维,螺丝等等堪比国产。据说电瓶也有状况,搁久了肯定要换。确实,如果从细节角度,哈雷完败。好像70年代,日本四大车厂崛起,哈雷倒退到破产边缘。可是,哈雷没有倒,反而崛起,凭借文化优势,在重巡航领域,一统江湖。
从中国来说,我们的大排量文化,撑死了13年,我的2000年驾驶证,亲身体验式的见证了那个时代我们最多消费一下400的水车。而一直过了2002年,公路上的大排量水车才开始多起来,那个时候,一台R1就是了不起的新闻。大量的水车通过各种通道进来,排量越来越大,玩车的人越来越多,车子也越来越豪华,不过哈雷还是少的。再后来,大贸来了,再后来,大贸可以上牌了。
从打开上牌的壁垒来看,哈雷确实是个牛仔,浑然不怕,坚信自由,一场官司,解决了在上海的合法上牌。哈雷骑士,当之无愧的先行者。当今的世界,两种思潮的碰撞恰若哈雷在中国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哈雷党确实身体力行。而日本车,直到今天,还犹抱琵琶半遮面,用羞羞答答的小宗贸易来渗透。指望日本车好像唐吉珂德一样冲击大排量牌照壁垒就是妄想。在这一点上,哈雷的牛仔风范确实让人倾倒。
再看哈雷车手的组成结构,30岁以上事业有成居多,这个年龄,似乎不在意日本车的便宜的那个几万块,而在乎的是一句名声的好和坏。都说摩托党人民族主义都尚武,万一钓鱼岛事态恶化,摩托党们结伴开车巡游宣誓立场,开个日本车只好藏家里。真要论性能,日本车也比不上宝马车。GS系列就是当之无愧的穿越霸主。所以很多哈雷车主,一般都另外藏着宝马巡航。却不屑弄个日本车。
想到这里,回到我的第一辆哈雷,我也就越看她越顺眼,她至少很好看,她的排量,也很合适上海的市区。她很震动,等红灯时的发动机就在那里颤;她的震动,我能接受,这是她的风格,你习惯了,你就离不开。好像低喉的排气,你听到,你就不会错认为是日系。哈雷的,哈雷的,彗星速度,雷声轰鸣。
所以日本车,就算性能超群,他也只是个日本车;你说哈雷差到只剩下文化了,那他也不是日本车。水车也就算了,大贸,还是别去买会被人戳脊梁的日系吧。如果心急,就等等钱江,他的意大利血统的贝纳利,一定会走得越来越好。
好吧,好吧,阖上头盔去聚会!轰两把油门,把矫情的恐惧全都驱散,我只是摩托开得太少,我只是装备太单薄。等头盔皮衣皮靴都到位,我把怯懦,放在车轮前撞碎。
哈雷党人群居而生,无兄弟不哈雷!去的时候是两人,回来的时候多一个。
文章末尾,恭喜哈雷RS车队张博士茶馆挂牌夜圆满顺利。作为一个新人。认识大家很高兴。
作者:郭子焉
论坛:http://www.zpeugeot.com/bbs/bbs_detail.asp?aid=671&bid=13